

思谋科普组网站团队
-
现代化和反应敏捷的商务: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供应链弹性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使许多全球供应链陷入停顿。当我们摆脱疫情影响时,许多公司采取了“临时库存管理”,从而矫枉过正。此外,当消费者信心每月变化很大且需求持续波动时,企业就很难制定计划。为了向前发展,供应链管理者需要在贸易伙伴之间建立更灵活、动态的连接,以取代目前无法适应突然、意外的供应链中断的点对点、静态连接。需要的是一个更现代化、反应更敏捷的供应链平台。本文讨论当今的供应链技术如何帮助企业增强供应链的弹性。
-
开源软件供应链的研究框架、现状和趋势
开源软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关键基础设施, 支撑着几乎所有领域的软件开发. 通过安装依赖、API 调用、项目 fork、文件拷贝和代码克隆等形式的代码复用, 开源软件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供应 (依赖) 关系网络, 被称为开源软件供应链. 一方面, 开源软件供应链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便利, 已然成为软件行业的基石. 另一方面, 上游软件的风险可以沿着开源软件供应链波及众多的下游软件, 使开源软件供应链呈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开源软件供应链近年来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焦点. 为了帮助增进研究人员对开源软件供应链的认识, 从整体性的角度, 对开源软件供应链给出定义和研究框架; 然后, 对国内外的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文献调研, 总结结构与演化、风险传播与管理、依赖管理 3 个方面的研究现状; 最后, 展望开源软件供应链的研究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
贾明: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的中国情景反思
目前工商管理学科存在科学性不足和实践指导作用不强等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社会认可度不断下降。如何正视这些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更有效的工商管理学科体系,正面临着挑战。本文从关注研究领域的设定、研究科学性的提升、知识传授的专注和对毕业生的支持等四个维度入手,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
-
江小玲等:生鲜电商如何突破物流“成本-时效-体验”困局
在生鲜电商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如何权衡物流成本与时效性体验性之间矛盾的问题。为此,本文以盒马鲜生为例,围绕其关键物流建设与发展实践,分析生鲜电商的物流“成本-时效-体验”困局的形成动因、破局过程及结果,提出生鲜电商突破物流困局的理论模型、生鲜电商物流内生性发展的实现机理,并给出实现生鲜电商物流目标的长链式管理准则。
-
供应链可视性的解释:可追溯性、透明性和图谱化
各行各业的公司都面临着了解其所在供应链,并与他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分享更多信息的压力。本文阐释一下在供应链中获得和展示可视性的三个概念,即可追溯性(Traceability)、透明性(Transparency)和图谱化(Mapping)。
-
数字经济的博弈论基础:研究方向与科学问题
博弈论是支撑和理解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理论,在数字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结合当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博弈论的新需求,凝练了数字经济基础要素配置的机制设计、数字经济平台设计和监管、数字经济中市场设计理论和应用、数字经济中的大规模网络博弈、数字经济中的动态竞争和合作5个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的突破,有利于中国学者在博弈论研究中占据前沿位置,并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保鲜投入影响需求的社区生鲜O2O 模式选择与协调研究
本文考虑价格、保鲜投入水平和增值服务水平影响生鲜农产品需求,分别构建批发模式与佣金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模式下新鲜度敏感系数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探究了生鲜电商的最优合作模式选择问题。针对生鲜电商和零售店可实现合作模式改善的情形,设计了转移支付契约,分析了合作模式改善对定价、服务和保鲜策略的影响。
-
白长虹:管理研究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首先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这使得他们能够洞察到差距与机遇;工匠精神又是一种敢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念,他们会为工作设定更高的目标,克服重重困难,顽强拼搏以达到更高的高度。用工匠精神来审视一下当代管理研究,又会看到什么问题呢?
-
2022年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项目: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基础理论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共发布7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4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200万元/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基础理论”是其中唯一涉及供应链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项目。
-
系统性危机下的利他型社会责任与组织韧性:利他共益视角
本文结合“组织韧性” 这一概念展开探讨,提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直接互惠难以形成高韧性的组织,而“利他型社会责任”是企业构建高韧性组织的重要路径,以期拓展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领域的研究。
-
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构建危机时代的企业韧性
企业的韧性,是指在遭受突然灾害冲击或在某种持续的慢性压力下,企业生存、适应和恢复发展的能力。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避免企业在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社会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中可能对人、社会、地球造成的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
JOM专刊征稿:碳中和目标下的运营管理
本期 JOM 专刊的目标是促进运营和战略方面的研究,以通过实现碳中和来改善环境和社会效益。 本期专刊邀请在运营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明确基础的论文,通过说明公司及其供应链如何实现碳中和,为碳中和提供管理、战略、技术、运营、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见解。
-
数字孪生供应链的构建方法、关键研究问题与应用案例
随着当今世界的供应链变得更为复杂和脆弱,智慧供应链的管理价值愈加凸显。智慧供应链具有连接性、可视性、敏捷性、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基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这一概念,数字孪生驱动的供应链(DT-driven supply chain,DTSC)提供一个创新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对数字孪生的文献进行简要综述,论述了建立数字孪生驱动的供应链的基本方法,围绕供应链建模、实时优化和数据驱动的协作展开探讨并凝练关键研究问题。最后,通过京东的数字孪生供应链平台,介绍其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快速实现供应链网络重新配置,阐明数字孪生供应链的的优势。
-
POM专刊征稿: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多样性、公平性与包容性
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DEI) 的必要性在我们个人和集体的思维方式中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DEI 通常被认为主要是人力资源/组织行为问题。 然而,它以各种方式与运营和供应链相互作用,其中一些我们已经知道,但还有许多尚未了解。 本期专刊旨在探讨 DEI 与运营和供应链管理 (OM/SCM) 之间的这些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