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要素、体系和机制

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每一位消费者的健康利益。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的目的,在于保障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能够正确执行,在于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生命健康,全面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优质优价市场环境中,经历生产加工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会获得政府补贴和市场回报。如果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就会使一些非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在利益驱动下流入标准化渠道,从而影响生鲜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信誉机制,影响遵守标准化规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获得应有的市场回报,形成“劣币驱良币”现象(赵林度,2021)。如果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柠檬市场将会进一步损害消费者权益(Kaya and Kim,2018)。

1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要素分析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的目的,在于保障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能够正确执行,在于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生命健康。为了实现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目标,重点在于沿着生鲜农产品风险监测评估体系、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主线进行监管,相应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流程如图1所示。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要素、体系和机制
图1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流程

(1)生鲜农产品风险决策视角

从生鲜农产品风险决策视角来看,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应该覆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全过程,贯穿生鲜农产品全生命周期,构建生鲜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与轨迹追踪技术、证据链技术的融合,有助于更加精准地捕捉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捕捉生鲜农产品标准化运营风险。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蕴含的风险都会直接影响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最终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生鲜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用于实时监测风险隐患、及时有效地进行预警,防范潜在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更好地推动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制定与执行。

(2)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视角

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视角来看,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应该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全员,涉及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电商等成员,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如果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每一个成员、每一个环节都能严格执行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就会得到应有的保障。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具体实现,就是按照标准将生鲜农产品转化成不同分级销售标准的生鲜农产品,能够有效反映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用于描述生鲜农产品全生命周期轨迹中的安全性、经济性,用于观察分析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以更加深入地刻画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执行状况。

(3)“环境—安全—健康”视角

从“环境—安全—健康”视角来看,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应该覆盖环境标准、安全标准、健康标准,延伸到消费者健康状态的影响与改善,构建“环境—安全—健康”集成共治体系。“环境—安全—健康”知识图谱的应用,能够精准描述环境、安全和健康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根源上解决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需要与上游的环境质量标准、下游的分级销售标准相衔接,才能形成环环相扣的生鲜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全方位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健康”集成共治体系,用于观察分析食源性疾病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从深层次挖掘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源,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

2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体系

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每一位消费者的健康利益,涉及每一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的社会责任,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监管需要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和能力。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体系充分展现了综合性、集成性(图2),从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视角监管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推动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杠杆控制方法的形成。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要素、体系和机制
图2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体系

(1)法律监管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影响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消费者生命健康,应建立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法律监管体系。为了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先后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奠定了统领全局的基本性法律,使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有了法律保障。

随着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也在法律框架下逐步完善,以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可追溯体系、集成共治体系为基础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更加完善。为了持续完善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法律监管体系,我国应致力于消除法律体系覆盖的盲区,加强源头治理政策的完善,培育优质优价市场环境。

(2)行政监管

在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方面,政府的行政监管责无旁贷,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可追溯体系、集成共治体系更多地体现了政府部门的职责。为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有效监管,我国形成了国家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共同监管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农业农村部监管生产加工标准的格局。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行政监管注重加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监测工作,制定相应的风险分析技术规范和准则,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病原微生物等。为改善多部门分段式监管的格局,我国正努力建设一个统一协调的、责权利明晰的行政监管体系。

(3)企业自律

在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执行过程中,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能够严格遵守生产加工标准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应突出生产加工企业的社会责任,以企业自律行为完善社会征信管理体系,加强诚信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完善。

为了实现无盲区、无缺位的全程监管,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应自觉贯标、自觉执行、自觉完善监管机制。面对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的新形势、新环境,生产加工企业应注重加强监管人员培训,建立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资格证书制度,提升检测、监测、认证等监管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

(4)社会共治

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现了整个社会的责任和利益,公众、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有助于形成生鲜农产品社会共治的格局。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社会共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动员社会力量共同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社会共治,突出了全员、全社会的责任和利益关系,强化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作用,移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公众参与监管的能力(邢斌等,2015)。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力量的加强,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实法律监管制度、弥补行政监管漏洞、监督企业自律行为,从而更加全面地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设计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体系,除了应用法律监管、行政监管、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预防非蓄意生鲜农产品安全问题之外,还应预防蓄意生鲜农产品安全问题。借鉴食品安全倡议(global food dafety initiative,GFSI)中定义的食品安全管理伞(图3),包括HACCP、VACCP、TACCP,进一步拓展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体系。从而,形成HACCP、VACCP、TACCP监管机制(赵林度等,2019)。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要素、体系和机制
图3 食品安全管理伞

(1)基于HACCP的监管机制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体系,主要针对微生物、化学物质和物理危害的生鲜农产品安全危害进行预防性管理,这类生鲜农产品安全危害属于具有一定偶然性的非蓄意污染,可以通过加工类型及过程分析预测生鲜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基于HACCP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通过对生产加工全程存在微生物、化学物质和物理危害的生鲜农产品进行安全危害分析,针对其中的显著危害在生产加工的相关环节设置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CCP)进行控制,可以使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最大限度趋近于“零缺陷”,让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聚焦于生产加工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安全危害的环节。

(2)基于VACCP的监管机制

脆弱性评估和关键控制点(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VACCP)体系,致力于通过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辨识系统地预防任何潜在的生鲜农产品掺假行为,关注经济利益驱动(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EMA)的生鲜农产品欺诈,涵盖监控策略、来源/标签验证、规格管理、供应商审核、分析测试策略、反假冒技术等内容。

基于VACCP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脆弱性评估和关键控制点分析能够让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从“罪犯”的视角深入思考生鲜农产品掺假的可能性,深入开展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评估,全面实施生鲜农产品安全管理。基于VACCP的监管机制拓展了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范围,能够有效预防欺诈/掺假等蓄意行为导致的生鲜农产品安全事件。

(3)基于TACCP的监管机制

威胁评估和关键控制点(threat assessment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TACCP)体系的目标,在于降低故意攻击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攻击后果或造成的影响,保护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声誉,以适当的生鲜农产品防护措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TACCP控制了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销售可能受到的蓄意污染和破坏,以维护整个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稳定。

基于TACCP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侧重于生鲜农产品防护,主要通过对材料和产品、采购流程、加工流程、场所、物流体系、商业运作系统进行威胁评估、确定脆弱性、实施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管理,涵盖制造工厂和运输安全、信息技术安全和员工背景调查等问题(俄世瑾等,2016)。基于TACCP的监管机制能够有效降低故意攻击等蓄意行为导致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进一步拓展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范围。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涵盖了法律监管、行政监管、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等监管机制,以及HACCP、VACCP、T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增加了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机制探索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林度. 2021.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M]. 科学出版社.
[2]Kaya A, Kim K. 2018. Trading dynamics with private buyer signals in the market for lemon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85(4): 2318-2352.
[3]邢斌,连槿,谢海波,等.2015.广州市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42(15):142-147.
[4]赵林度,王敏,梁艺馨,苏程,谢俐萨,2019.食品供应链溯源与安全管理[R],《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19》,中国市场杂志社,163-176.
[5]俄世瑾,李超秀,贾春枫.2016.浅析HACCP、VACCP、TACCP三者的关系[C].青岛:第十四届HACCP研讨会.

【声明】本文由 林度空间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林度空间.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监管:要素、体系和机制.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6523.
(10)
林度空间的头像林度空间专栏作者
上一篇2021年5月25日 21:00
下一篇 2021年5月29日 00:13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