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新疆棉花事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让谣言不攻自破

西方经济系统这几十年来开始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CSR),避免对工人的剥削,减少对环境的冲击。欧美之所以能通过捏造新疆棉花事件对中国纺织出口产业链造成打击,就是利用了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因此,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及时披露,让谣言不攻自破,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社会所必须学习和理解的。

近来突然爆发新疆棉花大战,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事件,从爆发的背景过程可以发现,它既与国际对崛起中国的疑惧及不断发酵的新疆话题有关,更与中国企业进入国际社会的格格不入高度关联。

首先,新疆棉花看似和一般人生活离得很远,棉花却是新疆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与棉业相关的服饰加工更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打击到新疆棉花,实际上等于掐住中国经济重要命脉。

新疆棉花产值达千亿元以上,2018年的产量就达511万吨,占中国全国的83.8%,全球的19.6%。至2019年底,仅在新疆备案的纺织服装生产类企业3,251家,与之相关高达数千亿美元的棉纺与服饰生产加工、进出口、终端消费等产业链,是中国最重要、雇用劳工最多的产业链之一。

这次新疆棉花大战,是由瑞典服饰零售商H&M去年官方声明、对有关新疆强制劳动的报道“深感关切”所引发,这个声明又是基于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的要求而做出的。这个去年10月的声明,却因近日北京与欧盟就新疆问题相互制裁而发酵,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点名H&M,怒呛“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强调“新疆棉花不吃这一套”。同时,网民在微博上贴出“剪H&M衣服”泄愤的视频,然后网上挖出所有之前发布声明,停用新疆棉花的各品牌,如耐克、GAP、爱迪达、优衣库、ZARA等纷纷被点名,引发民间情绪,成为一场抵制外国品牌的运动。另一方面,排外运动结果也可能伤了自己,许多中国的服饰加工业是为外国品牌代工,抵制外国品牌的结果会伤了自己产业,害得自己工人失业。根据官方资料,2019年直接依靠纺织服装产业的新疆就业人口就将近13.5万人,如果计入所带动的全球2,000多个商业品牌的决策,在此背后的是中国数千亿美元的产业链及上千万就业人口。

有些分析认为,针对新疆棉花的打击是美中贸易战的延伸,是美国对中国纺织出口产业链的精准打击;由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做为棉花主产国的美国大幅减产,预估今年要减产近25%,担心失去市场份额,因此才幕后鼓动制裁。

然而,仅仅立足美国的阴谋论,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有必要理解更本质的问题。西方经济系统这几十年来开始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CSR),避免对工人的剥削,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譬如对种族内战频仍的西非钻石矿产冠以“血钻石”之称,要消费者与零售商避免购买;又如要求企业要记录自己的“碳足迹”,满足碳中和的目标。

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简称BCI)做的是类似的事情,这个2009年才在瑞士成立的非政府组织,通过认证,证明供应链棉花合法合理,并监督大企业行为、帮助企业维护品牌形象,全球有2,000多个与棉花消费有关的商业品牌加入注册。

至今有不少人认定BCI是这次棉花大战的幕后黑手,认为“这个非政府组织,仅仅以一纸建议,就导致那么多国际品牌纷纷与新疆棉花做出切割”。但是重要的不是BCI,而是其所代表的认证能够让消费者信赖及放心,这也是中国企业要进入国际社会必须要学习的,企业社会责任代表了不是唯利是图,是进入国际社会所必须理解的门槛。

因此,针对新疆棉事件,我们除了表达对造谣者的愤慨、并采取反制措施,还应籍此主动披露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商人信奉千年的诚信与道义,让谣言不攻自破。

【声明】本文或部分内容转载自 台湾《经济日报》,用于信息交流和学习参考之目的,不涉及商业用途。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若存在权益侵犯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引用: 反思新疆棉花事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让谣言不攻自破.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6131.
(18)
思谋新闻组的头像思谋新闻组网站团队
上一篇2021年4月8日 23:05
下一篇 2021年4月10日 11:14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