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曾说过:“21 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又指出:“21 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此可见,质量与供应链成为了21 世纪企业管理的主题,质量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是当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提高绩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供应链质量管理与绩效的关系进行梳理,探究供应链质量的形成机理。

1 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及构成要素

1.1 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

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供应链质量管理是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由单一企业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为多企业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Kuei & Madu (2001) 定义的供应链质量管理(SCQM):SCQM=SC+Q+M,SC=一个生产-配送网络,Q=准确、快速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M=保证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以及获得顾客信任[1]。Robinson 和Malhotra (2005) 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定义为:通过对包括供应链里所有成员的业务流程进行正式的协调和整合,来测量、分析和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质量,以获得中间及最终客户满意和创造价值的流程[2]。Foster (2008) 则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定义为一种系统的方法,通过联系供应商和顾客,利用上下游创造的机会来改进绩效[3]。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比如,麻书城和唐晓青(2001) 将其定义为: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4]。顾力刚等(2007) 认为,基于供应链的运营模式使质量管理活动转变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多企业的协同过程[5]。

供应链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博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会随着供应链及其它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全球化、顾客需求个性化、定制化、信息网络化、大数据等环境下,供应链质量管理会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我们基于最终顾客的需求、全球化的视角、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供应链质量管理。

1.2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

供应链质量管理是一个最终顾客导向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关键构成要素。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具体地,侧重于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和分销商质量管理,基本上是传统质量管理的简单延伸,缺乏从供应链整体视角的、系统的关注。

很多学者对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常涉及到:高层领导、培训、标杆学习、产品/服务设计、供应商质量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数据与报告、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使用、员工间相互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授权等等。Powell(1995) 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6 个关键影响因素:领导、测量分析和改进、战略、资源、顾客与市场、过程管理[6]。Evans 和Dean (2000) 认为,虽然企业的商业模式多种多样,质量管理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是他们大部分都由一些共同的基本要素构成:客户关注、战略计划和领导、持续改进和学习以及激励和团队合作。此外,Mehra 等(2001) 认为质量管理的要素很多,可以归结为5 类:人力资源关注、管理结构、质量工具、供应商支持和以客户为中心[7]。Ashok 和Kumar 等人(2002) 在对制造业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管理构成要素框架,包括8 个关键要素:质量战略、组织学习、顾客满意、员工授权、质量成本体系、解决问题的方法、持续改进和质量测量[8]。Robinson & Malhotra (2005) 提出质量管理要素包括产品的一致性、质量控制和分析、组织文化、卓越经营、客户满意度、绩效测量和对上述要素的整合过程。

在供应链环境下,影响质量管理的要素更多,更为复杂,不仅要考虑单个节点企业内部、供应链整体的影响,还要考虑供应链节点之间接口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外部的影响。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差异、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等成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重要要素。

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学者们对供应链上游环节的质量管理给予了较多关注,认为强化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有利于提升供应链质量。比如,Kannan (1998) 等人重点强调了供应方评价、供应商参与和分散采购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它们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9]。Kraus (1998) 等人认为应从质量、发货、成本、适应性和创新5 个因素出发对供应商进行选择[10]。Kuei & Madu (2001) 提出了3 个供应链成功的要素:供应商关系、IT 驱动变革和以顾客为中心。Foster(2008) 提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7 大类:客户关注、质量实践、供应商关系、领导力、人力资源实践、经营业绩和安全性[3]。国内学者吴绮、许统邦(2001) 认为核心企业不仅要对自身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而且还要对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进行质量管理,从而做到对产品/服务形成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11]。龙勇、李军锋(2002) 将质量管理的活动分为基础活动和核心活动,基础活动分为高层领导、员工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客户关系管理4个方面,而核心活动分为过程管理与统计控制2 个方面[12]。从已有的研究来看,虽然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注延伸到了供应链,提出了一些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但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没有提出一个能够反映供应链本质的质量管理关键要素。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边界在哪里?一个典型的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等节点组成,约定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边界。但是,有的企业供应链管理边界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甚至更上游的供应商。不仅如此,供应链除了连接上下游企业外,还可能关联不同行业,具有特定地域的空间分布网络。

2 供应链质量与绩效的关系

加强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及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这是学者和企业家都十分关心的课题。已有大量实证研究探索了质量管理与绩效的关系。Adam (1994) 研究发现:质量改进与生产力提高对于质量、运营、财务绩效有着最大的影响。Adam 等人(1997) 在3 个地区(亚洲、欧洲、北美) 对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3 个地区有着相似的规律,某个地区最重要的质量要素在其它地区也是最重要的[13]。Forker 等人(1997) 研究发现,培训、质量数据、供应商质量管理、质量部门的角色、产品设计和制造等5 个要素影响供应链绩效。Tracey (1998) 认为提高企业绩效需持续改善供应商运输、交货时间和内部元件质量,研究结论证明,质量管理、供应商参与与企业绩效之间有因果关系。Kannan 等人(1998)认为企业为了提高其运营绩效,就必须重视供应商参与、供应商选择和分散采购的作用,通过强化这些因素来确保供应链的质量。Kuei & Madu (2001) 在台湾开展了研究,指出企业的组织绩效会因为下列与质量有关的因素有所差异:过程管理、供应商选择和针对统计方法的培训,可以通过供应链质量管理提升组织绩效[14]。ChinhoLin (2005) 等人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香港和台湾的数据分析结论是一致的,质量管理和供应商的选择及参与的相关度都很高,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结果、顾客满意度水平有明显的影响[15]。

国内学者张翠华、杨佰强(2006) 分析了供应链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用协调管理和协同管理的管理模式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使企业取得更好的运作绩效[16]。姜玉满、陈要立(2008) 从将卓越绩效模式的11 个核心价值观和供应链的关键要求结合起来,研究了卓越绩效模式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问题[17]。姜鹏等人(2009) 总结和发展了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实践与质量绩效、创新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模式,实证研究表明:质量管理基础实践、质量管理核心实践和质量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完全中介效应模式,质量管理核心实践作为中介变量,调节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18]。李全喜等(2012) 对供应链组织关系对质量绩效的影响、许德惠等(2013) 对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与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等等,相关研究很多[18-19]。

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表明,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相关要素对企业及供应链绩效有显著影响,但到底哪些要素才是影响绩效的关键要素,影响的路径和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结论与研究展望

供应链质量管理并不是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简单叠加,而是作为一个系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关键要素。不同的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也是不同的,而且,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共同影响供应链质量与绩效。前文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及要素、供应链质量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有关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首先,还有一些供应链质量管理要素没有得到关注。比如,供应链信息质量,决定了对最终顾客需求的准确把握,也影响供应链过程的可视性和可追踪性;供应链过程质量的可控性,是供应链质量管理最关键的要素和最大难题;供应链安全与风险,则与质量紧密相关,供应链安全不仅包括供应链资产的安全,还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安全,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天灾及社会政治的行动。所以,需要防止供应链的各种风险,特别是中断风险,需要建立供应链质量安全的风险预警、干预及应急机制。其次,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与绩效关系的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要素很多,企业有很多供应链战略选择,供应链也有不同的边界,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下,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诸多要素对企业绩效、供应链整体绩效等的影响机制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很多中间变量、控制变量。研究的方法包括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定量的模型研究等,通过研究,找寻提高供应链质量与绩效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 张光明; 朱青青(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Kuei C, Madu C, Lin C. Developing global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Research, 2011,49(15):4457-4481.

[2]Robinson C J, Malhotra M K.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ts relevance to academic andindustrial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5,96(3):315-337.

[3]Foster, S.T.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26(4):461-467.

[4]麻书城,唐晓青. 供应链质量管理特点及策略[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1,7(9):32-35.

[5]顾力刚,于辉.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4):31-33.

[6]Powell, Thomas C.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y[J].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1995,16:5.

[7]Mehra S, Hoffman J M, Sirias D. TQM as a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the next millenn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1,21(5/6):855-876.

[8]Ashok Kumar, Kathryn E. Stecke, Jaideep. M. A Quality Index-Based Methodology for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Analytical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J].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Management, 2012(5):564-577.

[9]Kannan, et al. Tools and techniqu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ir impact onperformance[J].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1999,6(3):34-49.

[10]Krause, et al. Purchasing strategy: An empirical analysis [J]. Proceedings of the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1998 (5):1227-1229.

[11]吴绮,许统邦. 供应链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新思路[J]. 中国质量,2001(12):45-46.

[12]龙勇,李军锋. 国外质量管理实证研究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J]. 工业技术经济,2002(6):69-72.

[13]Adam, et al.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quality improvement approach and firm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97,17(9):42-43.

[14]Kuei C, Madu C N, Lin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 2001,18(8):864-872.

[15]Chinho Lin, Christian N Madu, Chu.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 comparison study on America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owned firms in Taiwan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2004,21(5):564-577.

[16]张翠华,杨佰强. 供应链关系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7):79-81.

[17]姜玉满,陈要立. 卓越绩效模式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质量探索,2008(4):22-23.

[18]姜鹏,苏秦,党继样,等. 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9(7):134-143.

[19]李全喜,孙磐石. 供应链组织关系对于质量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求是学刊,2012(2):155-157.

[20]许德惠,李刚,孙林岩. 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及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13(6):129-137.

【声明】本文由 思谋科普组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思谋科普组. 供应链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1799.
(0)
思谋科普组的头像思谋科普组网站团队
上一篇2014年8月1日
下一篇 2014年8月4日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